商哥 发表于 2014-11-17 18:41

如果在奥地利钓鱼【转】

转自“旅程平安的博客”。
链接: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62bbdc2c0100fm6y.html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    奥地利的萨尔茨堡周边,有一小片被成为湖区的地方。大大小小的湖泊,远远望去像一面面闪亮的镜子,映照着阳光下的阿尔卑斯山。山上是绿色的森林、草地,依山傍湖,是一个个温馨宁静、鲜花盛开的小镇。迷人的自然环境,使湖区成为著名的夏季度假胜地。

    近观湖水,呈墨绿色,最深处可达数百米,水质优良,可以直接饮用。在目前世界水资源相当匮乏的情况下,奥地利的水资源却非常丰富。有人开玩笑说,将来奥地利人即使什么都不干,单靠卖饮用水为生,也可以活得很好。

    靠水吃水,这么多湖,鱼一定少不了。奇怪的是,这里的人并没有做鱼的文章,不仅没有养殖、捕捞的,连临湖垂钓的也很少。“钓鱼不是可以成为一种很好的旅游休闲活动吗?”我带着不解问导游。结果,导游给我们上了一堂奥地利的生态环保课。

    在奥地利想要钓鱼,先得上课接受培训,培训有关生态环保的知识,学习有关钓鱼的各种规定。上了课不算,还要办证,没有许可证也是不能钓鱼的。如果办证,就要花钱,钓一天鱼大概得花多少钱呢?大约12欧元。

    这么高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,相信有好多人大概要“望鱼兴叹”了吧!如果不是酷爱,只不过想钓几条鱼改善一下伙食,那干脆还是歇了吧!如果钓鱼的门槛太低,乱哄哄的,湖区的生态环境岂不被破坏了!

    如果有人不接受培训、不办证,就偷偷钓鱼呢?首先还是要相信公民遵章守法的觉悟;如果有人一定要置规定于不顾,无证偷钓,一旦让路人或邻居知道,他多半会被知情者检举。如果明知故犯,那麻烦可就大了。为钓鱼这件事弄得自己身败名裂,不值!

    这一点是中西方文化差异较大的地方。中国人讲“远亲不如近邻”,邻居左右,低头不见抬头见,和睦为上,又没有钓你家池塘里的鱼,何必多管闲事呢?西方人不这样想,据说许多在中国人看来不应大惊小怪的事情,在西方都会被邻居举报:家里的噪音大了,环境脏乱,未经备案砍了自己家院子里的树,打了自己家的孩子......都可能被邻居报警。正因为有”爱管闲事“的众多耳目,才有良好的公众环境。

    如果真有人不怕麻烦,把证办好了,钱也交了,可以美美地享受垂钓之乐了吧?不,还没完呢!渔具、鱼饵有规定,甚至鱼钓起来之后如何处置也有明确规定。按我们的习惯,吃鱼讲究吃个鲜活,一般钓起后用个竹篓或者桶养着,不让鱼儿死去。这个习惯在奥地利行不通。这鱼如果是打算带回家吃得,钓起来后要马上拍死,减少鱼儿的痛苦。如果用一桶水泡着,让它半死不活地游动,那就是虐待动物!

    都说德语系的国家做事讲规矩,一板一眼,从钓鱼这件事上,我们算是领教了。正是因为奥地利政府对钓鱼有严格的规定,而且老百姓对规矩自觉遵守,才有湖区的蓝天白云和湖光山色,才有可以直接饮用的优质水。

    在奥地利,98%的家庭都装有污水处理系统。也就是说,哪怕是偏僻的山岭人家,或是田野中孤零零的房屋,他们的生活用水都要经过污水处理系统,而不能直接排入地下。这个过硬的环保指标,让人不得不深感佩服。

    感恩草摘自孙振华 《深圳商报》2009年9月7日

相关资料:德语是一门语言,是西方德意志语言的一种,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。它最初在德国、奥地利、瑞士北部、列支敦斯登、卢森堡、意大利南提洛尔,部分波兰地区和部分法国地区内使用。另外,在这些国家的殖民地内,例如纳米比亚,拥有大量的说德语的人口,在东欧的一些国家中,仍有少量的说德语的少数民族。 德语的使用范围:德国、奥地利、列支敦斯登些国家德语是唯一的官方语言; 在下面这些国家德语是官方语言之一: 比利时(还有法语和荷兰语),意大利(还有意大利语、法语和斯洛文尼亚语),卢森堡(还有卢森堡语和法语),瑞士(还有法语、意大利语和拉丁语); 在下面这些国家德语是少数民族语言(按说的人的多少排列): 丹麦、法国、俄罗斯、哈萨克斯坦、波兰、罗马尼亚、多哥、纳米比亚、巴拉圭、匈牙利、捷克和斯洛伐克、荷兰、乌克兰、克罗地亚、摩尔多亚、拉脱维亚、爱沙尼亚、立陶宛; 德语是世界上最常被学的外语(在欧洲第二常被学),在日本德语而不是拉丁语是医学术语。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如果在奥地利钓鱼【转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