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厅渔人 发表于 2011-3-27 22:15

浮钓马口鱼

本帖最后由 官厅渔人 于 2011-3-28 00:04 编辑

浮钓马口鱼 (一)手竿:马口鱼是一种比较易钓的鱼种,对钓手的钓技钓法要求不高,但如果要想保证鱼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因为马口鱼是一种群居性鱼类,它整体逃避危险的程度非常高;而且它白天多游弋在水面上,目视距离远,鱼群对河岸上的色彩反差以及不同以往的陌生景物非常敏感,从不轻易靠近。

在水流较急的浅滩,但凡底质为砂石的山涧溪流和小溪或江河支流中皆有马口身影,因此这些地点也就是最好的钓点了。

手竿钓线与钓竿等长或稍长,大漂、小坠,漂的浮力应大于坠重以保证浮钓。用手竿挂浮漂,选流水和静水交界处,在静水中用小球形穿心漂钓半水或浮钓。早上10点以前及下午3点以后,马口鱼最活跃,也是最好钓的时间。垂钓时,将钓饵先装于钩上,饵钩应浮于水的中上层。钓者应不时抖动竿尖,使钓饵犹如活的一样。马口鱼见到饵钩的抖动,误以为是小鱼或昆虫,遂快速游来捕食,这时浮漂会快速下沉,扬竿即可中鱼。
(二)海竿:用小型绕线轮,钓线直径0.22~0.25毫米,线长50米左右,小号钩,用4~6枚拴成串钩,小坠。使用小海竿,利用绕线轮将钓线放放收收、收收放放,钓饵会顺水流一点点往下冲或逆水上行,中鱼时手感沉重,竿尖抖动,此时收线起鱼万无一失。用拨拉竿钓会收到更好的垂钓效果。垂钓时,将蚯蚓等荤饵装于钩上,向水域中甩出,然后收线,要控制好收线的速度,使饵钩始终处于水体的中上层。饵钩的运动必然引起在其附近游弋的马口鱼注意,会前来抢食,当然也就易于上钩。
http://www.fsdiaoyu.com/bbs/attachment/thumb/207_3_464166188e823b9.jpg


http://www.fsdiaoyu.com/bbs/attachment/thumb/207_3_282311912ffaeb5.jpg
南方马口鱼
  体长而侧扁,上颔两侧边缘各有一个缺口,正好为下颔的突出物所嵌,形似马口,故名“马口鱼”。臀鳍前面的一些鳍条较长。马口鱼体长只有三、四寸,肉质嫩鲜,但产量不大,主要分布在汾河及涑水河流域。
  马口鱼(Opsariichthys bidens)属鲤形目,鲤科,马口鱼属。俗称:桃花鱼,山鳡,坑爬,宽口,大口扒,扯口婆,红车公。英文名:Chinese hooksnout carp 。
  体长而侧扁,腹部圆。吻长,口大;口裂向上倾斜,下颌后端延长达眼前缘,其前端凸起,两侧各有一凹陷,恰与上颌前端和两侧的凹凸处相嵌合。眼中等大。侧线完全,前段弯向体侧腹方,后段向上延至尾柄正中。体背部灰黑色,腹部银白色,体侧有浅蓝色垂直条纹,胸鳍、腹鳍和臀鳍为橙黄色。雄鱼在生殖期出现“婚装”,头部、吻部和臀鳍有显眼的珠星,臀鳍的第1-4根分枝鳍条特别延长,全身具有鲜艳的婚姻色。
  马口鱼多生活于山涧溪流中,尤其是在水流较急的浅滩,底质为砂石的小溪或江河支流中;在静水湖泊及江河深水处皆少见。它们通常集群活动,常同鱲鱼一起游泳、生活。性凶猛,以小鱼和水生昆虫为食。最大个体可达20厘米左右。第一年生长较迅速,可达7-11厘米。1龄鱼即有繁殖能力。生殖期多集中在6-8月,在较急的水流中产卵。
  马口鱼广泛分布于我国从黑龙江至海南岛、元江的东部各河流干、支流。此鱼不大,体重一般约50克,100-150克重的不常见,属小型鱼类。但其繁殖力强,生长快,产量较高,为普遍食用杂鱼之一。在丘陵、山区是主要经济鱼类。  

大白鹅 发表于 2011-3-27 22:57

学习谢谢:handshake

陈东铭 发表于 2011-3-28 00:01

谢谢渔人教授分享经验,要是有辅助照片就更好喽:lol:handshake:victory:

就想钓鱼 发表于 2011-3-28 14:38

回复 1# 官厅渔人

本人经验:此鱼在流水与净水交界处较多,随水温变化其泳层也相应变化,垂钓此鱼时多以手竿3.6--4.5米较轻的钓竿为主,先将饵料(多以蚯蚓为主)从钓位上游入水顺流而下,有点动、拉黑等动作即提竿。此鱼嘴比较大,选用鱼钩可用伊士尼4-5号钩。

官厅渔人 发表于 2011-3-28 14:41

回复 4# 就想钓鱼
:lol:lol老弟说的没错:handshake

老包 发表于 2011-3-28 16:14

渔人大哥经验丰富学习了:handshake

肥鼠贺福 发表于 2011-4-3 11:14

马口我喜欢:victory:

拒马马 发表于 2011-6-17 12:31

下次试一试,,,希望谢啦

钓界新兵 发表于 2011-10-19 19:05

很是有用 珍藏了 谢谢

CAR42 发表于 2011-10-24 09:32

顶你,支持楼主!有意思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浮钓马口鱼